广州乐居网 资讯中心 焦点解读

正文

周刊|地产正“遍地黄金”
来源:乐居买房2022-08-30 02:27:00
摘要
在存量市场中找增量

一物落,一物生,周而复始,轮回不休。几年前,地产行业开始“高喊”市场由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即市场新增空间几近见底,高速增长将成为过去式。

如今,从地产的各个领域来看,不止是住宅地产,包括物流地产、商业地产、工业业地产等纷纷转入存量阶段。

高增长不再,并不意味着市场需求会消失。

恰恰相反,地产行业市场发展方向从追求规模过渡到追求质量。

本质上,地产行业的转型,不只是单个行业的转型,而是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

而在转型期,“高质量”成为发展的主基调,这意味对现有产业、闲置资产的盘活或者更新改造成为关键。

今年3月以来,国家发改委接连印发了有关盘活存量资产的举措,比如3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有关工作的通知》、5月份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

到了8月份,国家发改委再度发布了有关盘活存量资产的举措,发布了《关于做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同时,地方省市开始相继发布相关举措,比如天津、山西、重庆、贵州、辽宁等。

全国各地积极推动盘活存量资产背后,是想在存量中找增量,从而确保加大投资,维持地产行业的平稳过渡。

同时,地产市场的下滑,优质资产项目的稀缺性愈加凸显。透过“聪明钱”的动态也能看到,产业地产、商业地产项目正在受到追捧,特别是REITs(资产证券化)的抢先上市、高瓴资本等私募基金布局物流地产等。对于这些投资人来说,地产犹如震荡期中的低谷,正是“遍地黄金”。

01住宅地产增量见顶?

谈到“地产”两字,大部分人会联想到住房或商品房,但这是狭义上的地产概念。从广义上分类,住宅地产只是其中一个领域,其余还包括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物流地产、文旅地产、科教地产等。很好理解,因为商业发展、批发零售、教育发展、工业发展、仓库储存等领域,都需要经营场所或者是建立在土地上,基于场所的用途划而分为不同的地产类型。

同时,无论是住宅、商业、地产、工业、科教等,都与城市增量发展深深关联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人口与用地的关系。

其中,与市民关联最为密切是住宅地产。透过公开土地招拍挂市场、商品房销售市场的表现来看,早于2018年住宅地产新增开发量已经几近“天花板”。

数据显示,1978-2020年,中国城镇住宅存量从不到14亿平增至313.2亿平,住房套数由约3100万套增至3.63亿套,套户比从0.8增至1.09。成熟市场的套户比一般在1.1左右,说明国内住房供给总体平衡,且是大部分城市已经进入这种状态。

来源:戴德梁行

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2021-2030年每年需新增城镇现房仅需11-13.5亿㎡。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2018年住宅新开工面积已超过最大需求值,约15.34亿㎡。

现在看来,市场的反应有一些延误,企业的决策自然如此。不然,今天我们看到的房地产企业“爆雷”也将成为个例,而不是集体事件。

也有一些很早谋求转型的房企,他们也在追求多元化的业务发展,由单一的住宅地产延伸到商业地产、养老地产、产业地产、物流地产等领域。

比如合生创展发展合生商业、万科发展印力集团和万维物流、碧桂园进军产业地产、融创大力布局文旅、远洋集团开拓椿萱茂等。

尽管是谋求业务转型,然而传统的住宅开发仍是这些企业的核心业务。

所以,在2021年,城市更新领域“火热”之后,开发商开始纷纷抢入。

本质上,他们的布局思维是避开招拍挂、以获取成本更低的土地使用权,仍是原来的房地产开发模式。

特别是在广州城市更新领域中,对于项目主导的市场主体要求不断加强,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导入指标、高端商业类型等。

另从最近的房企销售、房地产投资数据来看,商品房市场处在“低迷”状态,并且对GDP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

克尔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7月,全国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跌49%;其中7月单月销售金额5231.4亿元,环比跌28.6%,同比降低39.7%,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9,462亿元,同比下降6.4%;商品房销售面积78,178万㎡,同比下降23.1%;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8,770亿元,同比下降25.4%

基于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表现,有证券机构分析到,202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逐渐走弱,20202021年房地产投资对GDP的拉动分别为0.94%0.61%

其测算,2022年若房地产投资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0.13%

02
黄金”在哪里?

行业下行、销售低迷,在公开土地市场中,房企纷纷“用脚投票”。

全国各地土地成交现状,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4.1亿㎡,较2021年上半年同期下跌55%;土地成交收入与财政收入正相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3,6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4%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同时,透过部分房企的经营策略来看,其不仅很少出现在公开招拍挂市场拿地,而且在经营业务上也在寻求“轻资产化”。

最近2个月时间里,一众房企纷纷宣布将在代建领域发力,比如朗诗地产宣布改变为朗诗绿色管理、旭辉成立代建平台、碧桂园成立代建独立平台等。

代建需求主要来源于中小型房企、政府保障性住房、安置房、金融机构等。背后是开发商在住宅市场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的“黄金地”。

除了代建之外,住宅市场链条的末端——物业管理,早前同样是房企争抢的高地,比如碧桂园、万科、融创等头部房企的物业管理平台纷纷进行收并购。

不过,对于一些“聪明钱”来说,住宅地产市场虽仍有“黄金”,但只是一小片的且前景有限,而商业地产、物流地产、工业地产等领域则有着更加宽广的未来。

来源:深圳乐居

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增市场投资“低迷”的背景下,中央开始从顶部框架设计上做好进一步引导、支持,形成新增投资与存量投资互补。也就是最开始提到的,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以来接连印发了有关盘活存量资产的举措,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

来源:《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223

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再次下发了《关于做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各省级相关部门全面梳理本地区存量资产情况,汇总筛选出具备盘活条件的项目,建立省级盘活存量资产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同时,要根据项目基本情况,督促明确项目盘活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掌握项目进展,解决推进问题。

那么,存量资产有哪些呢?

根据《通知》显示,存量资产类型包括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老旧小区改造项等,将通过综合开发、改扩建有机结合等模式进行盘活。

随后,辽宁省也印发了《辽宁省推进重点领域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从这个方案中,能看到有多达10个重点领域将推进存量资产的盘活,包括交通运输、市政设施、园区及物流、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

在盘活方式上,辽宁省明确提出推进REITsPPP等方式。

其中,REITs近期也在投资市场异常火热,原因是:红土深圳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和中金厦门安居REIT三个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始发售,网下投资者认购倍数分别达130.21倍、112.29倍及106.2倍,创下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国内REITs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保障性租赁住房于20216月纳入到公募REITs扩容范围,仅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首批产品的发售;同时,市场一致认为,购物中心、长租公寓、养老机构等未来也有望成为REITs范围的资产。

对于开发商,特别是早前布局商业、长租公寓、养老地产的企业,不需要“卖卖卖”套现,而是坚守当下,也能迎来“遍地黄金”。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楼盘点评

    暂无评论, 您可以发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