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乐居网 资讯中心 本地新闻

正文

关了一家又一家,广州百货业和老城区商圈路在何方?
来源:乐居买房2021-12-26 07:59:09
摘要
因为商业世界虽残酷,成绩却总是可以被量化、被看到的。

  哎,又关店了......

  仅12月,广州就有两家百货店接连宣布闭店消息。

  先是摩登百货海购店(下称“海购店”)发布歇业公告,将于2021年12月31日闭店,门店所属百货部分即行歇业。

  接着芳村的东百花地湾百货也宣告,由于租赁合同到期,将于2022年1月9日闭店歇业。

  要知道,距离广州王府井百货闭店还不足一月,熟悉的场景再度上演。

  不管是走出北京,扎根羊城25年的王府井百货,还是自广州向外布局,成立近20年的摩登百货、陪伴芳村人26年的东百花地湾百货,不同的发展轨迹,却有着相同的命运走向。

  它们的谢幕也代表着一代人的回忆落幕,纵使引来再多不舍,也无法阻止百货店关店潮的来袭。

  形势之下,传统百货业真的不行了吗?眼下来看,答案也许是肯定的。

  01

  传统百货留不住

  “回忆杀”往往上演在最终时刻,却只能起到缅怀作用。

  就像不少市民、街坊对海购店的落幕表示出惋惜之情,许多网友也开始回忆起读书、工作时在这家百货店度过的时光。

  的确,曾作为广州民营百货巨头之一的摩登百货,自2002年首先在广州布局百货业务,由此走向更多城市。到2014年时,已在广州多个行政区的热门商圈布局了8个门店,百度百科上的多项称号见证了摩登百货数年的光辉岁月。

  只是,岁月也“催店老”。走到今天,海购店已是摩登百货闭店大军中的第6员。

  位于海珠江南西商圈的海购店,主营服装鞋饰、家纺珠宝等,还包含了教培机构。自2006年营业至今,为周边街坊提供了长久的购物选择。

  发布闭店公告后的海购店,远远望去被红彤彤的颜色围绕,只是这红色却不代表“喜庆”,而是“撤场清货”的象征,“1折”、“低至xx元”等字样尤其显眼。

  城更君前去探访时发现,从门口的货架再到商场内的大小门店,都看到不少顾客扫货、采购。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盛景”只能出现在退场时刻。在这之前的海购店,冷清落寞已久。

  但商业世界,颠覆才是常态。抛开知名度、情怀分等,“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行业的残酷之处,也是必然规律。

  正如曾在东山口商圈红极一时的王府井百货,是王府井集团走出北京、落子外埠的第一家商场,纵使意义如何特殊,也没能等来自己的26岁生日。

  摩登百货与王府井百货的境遇描绘着行业现状,正如东山口商圈“三大百货”之一的东山百货大楼也同样客流稀少。

  见微知著,百货行业正举步维艰。

  02

  “寒冬”来临,下一个是谁?

  准确来说,百货业的“没落”更是线下实体零售难有生存空间的现状缩影。

  不仅老牌百货难以支撑,与摩登百货同属昌岗片区,主营母婴产品零售的红孩子只开业5年,也于上月底悄然闭店。

  而根据媒体报道,摩登百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海购店歇业的原因有行业、政策、消费等百货公司共同面临的发展环境,也有属于海购店的单独原因。

  疫情之下,利润下滑,租金压力上涨,实体店难做有目共睹。而“双减”政策更让海购店寄希望于教培产业带动营收的愿景破灭。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电商的冲击。当电商领域开始讲述另一个故事,势必会先翻过上一页。线上交易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表现为客流量下滑、商铺锐减,在新商业模式的驱动下,“情怀牌”似乎已不再起作用了。

  其次,新零售时代诞生的是新消费需求。传统百货闭店消息之下,不少消费者表示,无论是商品款式还是价格优势,实体店都打不过网店。

  更何况,如今消费者的偏好集中在更高端的商场、更齐全的配套和更优渥的购物环境。反观老城区的旧商场,设备老化,装潢落后,除了提供“怀旧”价值,再没多少吸引力了。

  时代变了,不“推陈”就无法生存。有人猜测,线下商场若不及时转型,下一波闭店潮会很快来临。

  实体百货业遭受冲击已是不可避免,实际上,不止百货业,对于老城区而言,传统商圈都亟待转型。

  前有中华广场,后有环市东商圈,风光不再的“元老级”商业地标又何止一个?

  03

  转型是无奈,更是机遇

  长久以来,我们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前进,也发现身边的变动不曾停止。回忆戛然而止的模样只有一种,而回忆的延续则是多样的,或原址优化,或以新貌出现。

  “以后的实体店一定是有着舒适环境、优质服务,以独家、有特色为主,绝对不是现在这些同质化严重的低价百货。”

  海购店退场消息下的这条评论不仅是消费者的心声,也恰恰指出了当前传统百货、商圈转型的关键。

  如海购店所在的江南西商圈,是广州市区的著名商圈之一,已经在几年前开启了转型探索,摸出一条路子,成为了广州最大的网红餐饮聚集地之一。

  不过,对于江南西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无奈”转型。

  曾经的江南西,大有与北京路争霸的势头,也为此大搞地下商场,让服装、化妆品等高档次商家进驻。可无奈时代发展让实体商业难以留住年轻人,加上铺租上涨,实体店接连退场。而餐饮就成为了江南西留住消费者的转型手段。

  如今的江南西,是人人都能想到的美食聚集地,就连商圈中为数不多的大型商场——富力海珠城,也成为了以网红餐饮为主的商场。

  转型虽多是浪潮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差异化却往往是能“活下来”的指南。

  今年8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发布了一份《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不仅提及要将城市商圈更新改造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业态配置和促进商圈差异化发展也是其中重点。

  当前许多城市的商圈建设都陷入了同质化困局,在区域商圈上的表现尤为明显。这时,抓准自身定位、寻求特色便成了破局之道。

  如盘踞地下空间的时尚天河,在各大购物中心云集的CBD,区别周边商场的高端定位,瞄准年轻消费人群,凭借创新业态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传统百货亦在求生。

  就像近年来同陷入经营困境的广百百货,在经历了营收连降、接连关店的黯然后,开始“自救”。如“触网”打造电商平台、连开数家跨境购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广州多家门店。

  只是生存之路向来不易,如今的百货业难现往日光辉也是现实。

  但持乐观的态度看,已有旧商场通过更新改造重现活力。

  前文提到的中华广场,告别它的“黄金时代”后留不住顾客,也留不住商家。今年年中,中华广场一期改造完成,从装潢形象、业态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提升,还引入了喜茶等网红店。城更君再前去时,客流已比改造前多了不少。

  从另一种角度看,变数带来的不只是“句号”,也是机遇。变革之下,传统商业的生路也多了几条。

  毕竟,当时代潮流变得很快,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面临着不同风险,只是承担着更高成本的百货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为商业世界虽残酷,成绩却总是可以被量化、被看到的。

  话说回来,你对百货店关停有什么看法?

标签: 商圈 转型 广州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楼盘点评

    暂无评论, 您可以发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