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乐居网 资讯中心 本地新闻

正文

海珠红卫村: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羊城村史录⑮
来源:乐居买房2022-03-08 19:24:18
摘要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编者按

  广州城中村,村村有段古。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旧村改造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缔造多个成功案例。在憧憬美好生活的同时,独特的岭南城中村历史文化,同样值得尊重、延续。

  乐居城市更新策划《羊城村史录》系列,将带你领略历史古村,品味最地道的神话传说、独特民风民俗、祠堂文化、谚语故事等,第十五期我们走进海珠区红卫村。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Vol.15

  HONGWEI

  左中轴,右琶洲,绝佳的城央区位上,却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握手楼。 

  蛛网般的线缆、“一线天”的小巷......要是忽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如今的红卫村看上去和普通的城中村无异。 

  但当你沿着麻石板铺砌而成的路面,穿过一条条阴暗逼仄的巷道,会发现在这个以“制衣帝国”著名的城中村里,藏着许许多多有故事的文化古迹,就像一颗被掩埋的“人文遗珠”,静静地等待着旧改的兑现。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01

  城央旧村暗藏古韵

  红卫村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重点规划区域,靠近广州塔,东临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与珠江新城CBD仅一江之隔,由大塘、新村、苔涌和石榴岗四个自然村组成,面积约3.6平方公里。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各个地名会受到各方因素的不同影响,如“红卫”一名来源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红卫兵”。1966年左右,红卫村的前身(新塘生产大队)改名为“红卫生产大队”,“红卫”这个名字便沿用至今。 

  就连红卫底下4个自然村的村名也各有其历史来源。 

  据了解,大塘村古称“天池”,取名时间和原因难寻记载,但大塘村内有罕见的三娘桥(因三娘庙而得名,三娘庙为纪念孟母而建),因此这一古名有望追溯至秦汉之时;再如新村是由“旧屋”变故迁移而得名,“旧屋”据历史记载是最早可追溯至南越王兴建行宫之时的“袛园”范围内的一条自然村,若这样算起来,“新村”建村已有2100年以上的历史。 

  由于历史悠久,上述部分文物古迹已无迹可寻,可若悉心寻找,倒也能发掘其间的一段古。 以大塘村为例。据说,大塘原本只是广州城郊一条普通的小村庄,清末民初时,出生在大塘村的一代名将李福林崛起,令大塘村也闻名遐迩。时至今日,李福林及其部下当年遗留的民国历史建筑,仍是大塘村内的一个独特印记。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大塘村

  如今在大塘村口还能寻得带有“天池”二字的石匾,看起来经历过重修,可以作为旧名的辅证。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村中虽仍有三娘桥的存在,只是现今作为村内重建过的常用便桥,每天人来人往,不复旧貌,如不查历史,大家路过时也觉察不出这是一座古桥,而三娘庙也已难以寻觅了。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但位于苔涌村牛眠岗山麓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被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据悉,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深入大陆最远、达100公里的古海岸,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1982年就被广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此外,红卫村作为典型的岭南底蕴浓厚之地,村内文物古迹形态丰富,尤其是祠堂数量颇多,如新村内的伍氏、黎氏宗祠;大塘村内的曹氏、李氏宗祠;石榴岗内的崔氏宗祠等。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值得一提的是,村内建筑风格各有特色。据介绍,大塘村、新村、苔涌村内的祠堂多属岭南建筑风格,强调脊饰的艺术造型作风等;而石榴岗村的崔氏宗祠则颇有唐宋时代的古韵。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曹氏宗祠

  不止古祠称得上“特色”,城更君从大塘村牌坊沿着西华大街走一段,发现一处风格与城中村大相径庭的民国风建筑。据了解,此处或为李福林之弟的故居,现已用作社区居委会。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西式雕花与阳台、窗台的结合让它在一众握手楼间显得十分独特,临近河涌的后庭是红砖样式,只是风雨洗礼下,从窗花到外墙都已显得破败。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正如时过境迁中的建筑已作他用,岁月变幻间,红卫村的模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农田变小楼,还是农民变商人,一个个历史节点指引着旧村前进,再从过去、从当下迈向未来。

  02

  更新改造命运几何

  现在提到红卫村,或许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大塘村的制衣“帝国”以及招工“盛况”。又或许,留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人口密度,和高密度带来的拥挤杂乱。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昏暗狭窄的巷道和脏乱潮湿的地面还不算,若是在雨后探访红卫村,更能感受到令人堪忧的村容村貌。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即使齐全的生活配套和便利的地理位置让红卫村成为了许多外来人口的落脚地,也让这里充斥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但恶劣环境的背后,是旧村亟需改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好在,改造已成为红卫村做出的选择。 

  去年1月,保利顺利通过表决,正式入主改造面积达127.76万㎡的红卫村旧改,这也是2021年第一个确定合作企业的旧村改造项目,改造金额约195亿元。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回顾红卫村的改造进程,由于其地处中心城区,体量较大,旧改路是可以想见的坎坷。 早在2009年,红卫村就已启动旧改相关工作,但未有实质性进展。

  2012年,红卫村曾与碧桂园签订改造合作协议,但因改造方案一直未获政府批复而被搁置。  

  直到2018年5月,红卫旧改才重新启动,获得了98.84%的村民同意率。据悉,同年年底,保利与红卫村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之后保利被正式确定为合作企业也实属意料之中。  

  只是随着“大拆大建”限令的出台,不少旧村都放缓了步伐,现下的红卫村看起来也是“静悄悄”的,不免让有些村民觉得着急。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幸运的是,红卫村旧改仍在“稳步推进”中。 一位村民向城更君表示:“只是动态没那么多,旧改一直在稳步进行。村里和保利方面沟通良好,但是现在只能跟着政策走,急不来。”红卫村在1月还举行了关于筹集更新改造统筹资金的方案表决,并顺利通过。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不过,海珠在年前放出了一个名为“海珠环中央湿地价值圈高质量城市更新发展规划”的招标文件,包含红卫村在内的11条村都囊括其中。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而文件里以“分类施策,有机更新”的规划理念提出更新改造方式的建议,意味着对这些村来说,全面改造不是唯一的路。此外还有“进行建设量的合理分配”等字眼。(点击回顾) 

  不由引人猜测,围绕海珠湖生态的这些旧村的改造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红卫村的未来又会如何? 虽然目前还未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红卫村旧改先前已设置了几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包括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审批、完成补偿安置方案表决并启动补偿安置协议签约;202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置房开工建设。可以看出,距离红卫村几个节点的截止日还有段时间。 而根据近日流传的一份文件,红卫村被列为了“可继续推进项目”。 

  文件显示,目前红卫村进度停留在片策层面。这样看来,想加速实现上述kpi也并非没可能。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从红卫村的现状来看,居住环境需要改善虽是事实,诸多文物古迹需要保护修缮也是当务之急。如何在两者平衡间往前走,还需慎重考量。 

藏在新中轴旁的人文遗珠

  石榴岗村亟需修缮的“天后宫”

  距离红卫村不远处,便是琶洲,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城市界面,却经历过同样的选择。 而距离红卫村新篇章的展开,还有多远呢?静待它的蝶变。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楼盘点评

    暂无评论, 您可以发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