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旧改如火如荼,拆迁补偿规则也要变天了!
近日,广州市住建局甩出王炸文件——《广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7月20日前公开征集民意!
来源: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这份直接关系千万拆迁户钱袋子的新规,到底有什么猛料?
乐居梳理发现,新政新增补偿最低建筑面积为40㎡、车位车库、“无证房”等补偿条款。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先说说为什么要改。
现行的办法是2021年6月21日发布的,执行了快4年了。
这4年里,广州的房价、建设成本、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次的新政,优化了征收补偿标准。
乐居君梳理了一下,主要以下几个重点值得关注:
一,40㎡以下"老破小"直接按40㎡回迁!
过去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传下来的"袖珍房",面积小得可怜,拆迁补偿更是杯水车薪。
但这次不一样了,唯一住房且小于40㎡的"袖珍房主"终于翻身!
选回迁房直接按40㎡起跳,超面积部分按政府定价补差价,货币补偿则按实际面积算。
举个栗子,越秀区30㎡祖宅若拆迁,可选40㎡新房,相当于白送10㎡。
图源:链家
乐居认为,从政策逻辑来看,这其实体现了政府对民生底线的保障。
毕竟,40㎡是一个家庭基本居住需求的最低标准。
二, 车位、车库补偿首次写进红头文件!
以前拆迁最头疼的就是那些"灰色地带",比如,有证车位到底算不算?
现在终于有了明确说法,有证车位、车库按市场价补偿!
只要登记过的车位,统统按市场价赔钱;
改成商铺的车位更赚,能提供营业执照和纳税证明的,直接按商铺估价。
来源:《广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
三,"住改商"店铺按年代阶梯计价:
1987年前开店→按市场评估商铺价的70%补偿;
1997年前开店→按市场评估商铺价的60%补偿;
2001年前开店→按市场评估商铺价的50%补偿;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后擅自改商铺的连补偿资格都没有。
这个变化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政府开始正视历史遗留问题。
六运小区住改商 图源:小红书
毕竟,广州市“住改商”多数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产物,最早的“住改商”禁令在2000年出现,一刀切否定显然不合理。
现在有了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补偿比例,博弈规则透明了,减少了拆迁拉锯战的可能性。
三是,无证房补偿大变天,时间门槛放宽23年!
无证房建筑补偿现在明确了:
1990年4月前无证房→按市场评估价100%补!1990-2009年无证房→最高60%评估价!
但是,重点来了!对比以前,新政把补偿门槛从1967年往后推到了1990年!
什么概念?以前,1967年前盖的无证房能拿补偿。
现在,1990年前盖的无证房能拿补偿。
图源:链家四、房票安置加Buff。最近,黄埔的村民,已经拿着房票全市范围内挑房子。天河、荔湾、花都等区域也在试点。这次,新政鼓励有条件的项目实施房票安置,选择房票的,政府还会额外发‘“氪金礼包”!各区自定奖励标准,相当于房票外再叠补偿。
虽然新政整体利好,但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乐居君发现,新政中也暗藏一些需要拆迁户特别留意的条款:一是,奖励金不再"无上限"。非住宅的搬迁时限奖励被限制在评估价的15%以内。过去部分商铺项目奖励可达30%,现在被明确"封顶"。二是,用途置换的"陷阱"。新政允许"协商一致后不同用途置换",这意味着你的商铺可能被置换成住宅,失去经营价值。
三是,申诉期限极短。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必须在10日内申请复核,再10日内申请专家鉴定,超期作废。这对很多不熟悉程序的业主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四是,新政简化了强拆程序。政府可以在催告后直接向法院申请司法强拆,这对"钉子户"来说压力更大。此外,征收公告发布后,任何装修、扩建、改商铺、办营业执照等行为都被冻结,违者可能面临零补偿。
看完了具体条款,我们来说说这个政策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
特别是荔湾、越秀、天河、海珠的小面积房,这类房子通常位于市中心绝佳地段,交通便利、配套完善。
如果有了拆迁兜底保障,价值也将提升。
从市场反应来看,其实,这种预期已经开始发酵:
今年以来,广州多个旧改板块的二手房市场已经明显升温。
一方面,成交活跃。
根据广州房地产中介协会的最新统计,受旧改推进带动,今年5月,同德围-罗冲围、芳村大道和桂花岗-三元里等多个板块二手网签量大涨。
芳村大道,受山村、坑口旧改及聚龙湾征拆助攻,网签同比暴涨66.67%。桂花岗-三元里,同比增长64.06%,成交量创近1年新高。同德围-罗冲围,同比大涨62.50%,网签221套成为全市最活跃板块。
白云罗冲围,片区内近期不乏挂牌1天就成交的房源。(相关阅读:3.85万/㎡敲定!罗冲围补偿秒杀三元里!有人一年躺赚167万!)
来源:贝壳
另一方面,那些有拆迁预期的老城区小面积房源,出现了明显的惜售涨价现象。
以海珠新中轴为例,赤岗西路周边的老旧小区,楼龄超30年的房源,去年都在降价,最近调涨,挂牌价最高到近4万/㎡。
来源:贝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挂牌出售的40㎡以下的二手房源还不少。
贝壳数据显示,越秀区有1465套、天河1666套、荔湾960套、海珠1702套。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投资有风险,"博拆迁"更需谨慎。花几百万住老破小,还要承担赌失败的风险,这笔账未必划算。
总的来看,这个政策实际上是在重新定义"拆迁价值"。
以前那些被忽视的小面积房、无证房、小商铺,现在都有了明确的补偿标准。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新政体现了广州城市更新思路的转变
从简单粗暴的"拆了重建",转向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有机更新"。
这不仅仅是补偿标准的调整,更是治理思维的升级。
对于这个新政你如何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楼盘点评
写评论